陪盲人夜爬泰山的导盲犬已被接回大连基地,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全国仅400余只,专业人士不建议危险情况下使用
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夜爬泰山,引发网友对导盲犬芬迪的关注,此前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曾发文称,已将芬迪接回,但不少网友仍想知道芬迪的近况。特别是有网友9月22日发帖称,自己在北京地铁8号线看到了疑似当事人和芬迪,又引发一些网友的担心。9月24日,大连市残联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,有工作人员到该基地确认,导盲犬芬迪确实已被接回。
盲人和导盲犬爬泰山(来源:社交媒体)
极目新闻此前报道,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,有一盲人穿着雨衣爬泰山,一手还牵着白色拉布拉多导盲犬。有网友认为,狗狗爬台阶对关节的损害非常大,导盲犬陪爬泰山的行为很不可取。对此,9月18日,导盲犬大连基地在社交平台发文称,基地决定导盲犬芬迪暂停使用,将派专人专车接回基地。
导盲犬大连基地发文(来源:视频截图)
此后多日,众多网友进入该基地账号的评论区留言,询问此事的处理进展。至24日18时,上述基地尚未发布该事件的后续内容,社媒账号被设置为“仅允许自己评论”。有网友因而质疑,导盲犬是否确实被接回。9月24日,记者多次联系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,电话未获接通。其上级单位大连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:“我们工作人员已经去基地确认,导盲犬已经接回基地,接回来状态挺好的。”该工作人员还称:“他们可能有别的方面考虑,没有在网上发。”
展开全文
网友发文呼吁解惑(来源:社交媒体)
导盲犬如何申请,如何使用?公众如何区分导盲犬?导盲犬为何数量稀少?围绕大众关心的问题,记者联系到了导盲犬培育人士、郑州市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基地负责人关骊。
关骊告诉记者,盲人朋友可以在导盲犬的带领下,走出家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,偶尔比如爬一个不太高的山或者去旅游,这些都是可以的。但是,如遇极端的天气和危险的地方,尽量就不要去。她还表示:“我们绝对不建议在这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下(雨夜爬泰山)使用导盲犬。您想,人和导盲犬万一受伤怎么办?”
“本来使用导盲犬都够了,不需要用盲杖。盲杖也会时不时碰到狗的身上,让狗不舒服。”关骊介绍,盲人和导盲犬出行时,会给导盲犬佩戴写有“导盲犬”字样的工作服等,如果在冬季应该给它穿棉衣,如果在雨天应该穿雨衣,以避免导盲犬出现皮肤疾病。关骊还表示,(当事人)可能没想那么多,但泰山太高了,要爬几个小时,台阶也很多,“影响它的髋关节(健康)”。
关骊介绍,其所在的中心目前有三四百名导盲犬的申请者。对申请者要求年龄在16至55周岁、具有自理自立能力,对其身体和心理状况也有要求。中心拥有导盲犬的所有权,盲人使用完全免费,会签订导盲犬相关使用协议,写明不能溺爱和虐待导盲犬。“我们会回访和暗访,例如到使用者经常去的地方蹲守,观察导盲犬的工作环境,盲人和家人对它的态度等。只要发现有虐待行为就立刻收回。”她说。
公开报道显示,据悉,全国有1700多万视障人士,而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仅有400余只。关骊介绍,培训出一只导盲犬非常难,大约只有30%至40%的通过率,而训练周期长达两年左右,训练费用达到20万元,不可能大批量培训,“资金就是制约导盲犬发展的一大因素”。
在关骊和盲人朋友的接触中,许多人告诉她,导盲犬给自己带来莫大的自信,一谈起导盲犬,使用者的语气往往充满着自豪。她认为,盲人对待导盲犬的态度很重要,不能把它简单当成一个工具。“得到一只导盲犬真的不容易,应该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护导盲犬,大家希望它们被善待。”她说。
来源:极目新闻(记者:柳琛琛)
评论